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古人怎么吃?揭秘“有味道”的中国考古
首页> 生活频道> 今日关注 > 正文

古人怎么吃?揭秘“有味道”的中国考古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2-20 15: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 李纯)“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这句民间俗语足以表明饺子在中国人食谱中的特殊地位。然而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过年吃饺子的习俗最迟出现于明朝。这种春节期间的吉祥食品,古时亦有“娇耳”“牢丸”“匾食”“水点心”“煮饽饽”等多种称呼。

  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千百年来,美食带来的怡然与感动已经融入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对古代饮食的考古研究也有其特殊意义。2021年,中国考古学迎来百年华诞,关注“古人吃什么、怎么吃”正当其时。

  “食物和社会、文化、制度等等更复杂的问题有密切的关系。”首都师范大学博物馆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范佳翎指出,饮食考古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要透过食物观察人,通过了解人们如何获取、分享食物,研究与食物相关的人类社会、文化乃至精神世界的发展变化。

  如其所言,通过研究饮食考古,今天的人们得以一窥人类文明早期的样貌。

  据媒体报道,2002年,中国考古学家发掘青海喇家遗址时,在一只倒置的陶土碗底发现了长约50厘米、直径约0.3厘米的面条。这一考古发现是中国先民在4000年前就已开始制作面条的直接证据,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面条。

  无独有偶,考古学家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中,发现了目前中国已知最早的酒的证据,更是将中国人造酒的历史推至距今约9000年前。

  “在田野考古中,常有让我们惊喜的饮食考古资料发现。但要获得关于饮食的考古资料,整体来说还是很难的。”范佳翎指出,有机物难以保存,目前考古发现的面条、点心、鸡蛋等文物都是在特别机缘巧合的适宜的环境中才保存下来的。“资料难以获得,这是饮食考古的第一难点。”

  好在除了食物本身,对食器、餐具的研究也能洞察古人于一饮一啄之间的种种心思。

  比如,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尊造型多样。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杜廼松《论青铜鸟兽尊》一文介绍,目前已经出土的青铜鸟兽尊包括鸟、鸮、鸳鸯、鸭、牛、犀、羊、猪、马驹、象、虎、牺、兔等十余种形象。其器类之丰富,足以表明古人对此类器物的重视程度。

  广受青睐的鸳鸯锅、九宫格火锅,古代也有雏形。《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记载“文帝在东宫,赐繇五熟釜”。这里的“五熟釜”就是一种内嵌隔板的铜锅,可以分隔出不同区域,实现“一锅多吃”。

  另据媒体报道,在发掘汉代海昏侯墓时,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件三足支撑、肚大口小、下连炭盘的素面铜器。有观点认为,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火锅”实物。也有专家指出,从炭盘盛放的燃料量估计,这件器物可能无法达到类似今天火锅的功能,只能算个“保温器”。

  “从碎片化的考古资料到形成对饮食考古的认识,这个研究的过程也充满挑战。”范佳翎对中新社记者表示,考古研究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除了出土文物,大量关于饮食的历史文献,包括正史、诗歌、笔记、小说等,亦可兹利用。例如,宋人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记载:“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也。”按照今天的理解,“暖炉会”就是古人的“火锅party”。由是可见,火锅在宋代已风行民间。

  另据文献记载,古人的一些饮食习惯,在今天看来也很“现代”。

  比如《东京梦华录》记录了“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的景象,还记载了夜市上的“果不翘羹、灌肠、香糖果子之类”,甚至“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如此看来,今天所提倡的“夜间经济”,宋代就已出现。

  《东京梦华录》还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可见,与当下许多白领上班族一样,宋朝也有不少人不怎么在家起火做饭。

  “食物为我们提供生存的基本需要,没有食物,人类就无法生存,人类社会也无法发展。”谈及研究古代饮食的现代意义,范佳翎表示,饮食考古研究让我们了解人类如何从狩猎采集走向农业生产,如何驯化五谷六畜,对这些资源的获取和掌控又如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人类的今天型塑于过去,甚至可以上溯至旧石器时代,”范佳翎指出,“对过去的了解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今天。”(完)

[ 责编:周海燕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首对斜拉索成功挂设

  • 江苏古建筑老街区走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11-16 15: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