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 题:中外嘉宾泛舟千年运河 感受绿色脉动、领略艺术之美
作者 肖玉笛
运河码头重现历史记忆,非遗与文创碰撞文明火花;老工业区变身千顷绿心,结合二十四节气扮靓森林城市;三大建筑蕴藏技术与艺术,擦亮“大戏看北京”的文化品牌……2023北京文化论坛14日上午在京开幕。当天下午参加论坛的中外嘉宾前往通州大运河、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北京艺术中心参观。
大运河畔品千年古韵
北京地区大运河历史可上溯至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开凿的永济渠。元代郭守敬实施通惠河水源工程和航道工程,从杭州直抵大都的京杭大运河实现贯通。如今大运河虽已停止漕运,但因具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优美生态环境,俨然成为重要的生态文化旅游优质资源。
9月14日,参加2023北京文化论坛的中外嘉宾前往通州大运河乘船参观,通州运河船工唱起号子表示欢迎。肖玉笛摄
本次参观的第一站便是通州大运河。晴空万里、秋高气爽,大运河水波光粼粼,缓缓向前流淌。在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的呼喊声中,嘉宾们乘坐红栏黄顶的游船出发,沿途感受运河的辽阔、了解两岸丰富的文化遗产,听当地戏曲演员弹唱起“通州人就是通州人”。
9月14日,参加2023北京文化论坛的中外嘉宾在通州大运河游船上观景。肖玉笛摄
“听说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大的工程,很了不起,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今天第一次来到这里,我被这里美丽的景色征服。”匈牙利国家博物馆驻华总代表贝思文博士表示,他虽然经常来北京,但在城市里很少见到这样生态化的大型森林公园。
城市绿心看千年惠林
坐落在大运河畔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曾是东方化工厂等旧厂所在地,如今这里创新性地将场地再生,已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最有生命力的“绿色地标”。园区内融合二十四节气文化、地域文化、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共同构成公园三十六景,构建起“一核、两环、三带、五片区”的城市“绿肺”。
9月14日,中外嘉宾们在城市绿心公园参观。肖玉笛摄
嘉宾们乘坐观光车穿越“千年城市守望林”——千年惠林,打卡独特的二十四节气景观,在此处亲近自然、感受绿色。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外籍教授康马泰博士说:“在工业用地上建起一座公园这个创意非常有趣,其独特设计二十四节气景观也是更应该被人们知道的古代中国的概念。这些理念都很棒!”
“文化粮仓”观艺术盛宴
在绿心森林公园西北角、京杭大运河北端沿岸,灰白色的北京艺术中心的修建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嘉宾们走过沐浴在阳光中的室外剧场,又来到环形设计的室内剧场,成为这里的“第一批观众”。
“从传统的角度来讲,剧院通常是在城市里,意大利就有许多罗马风格的剧院。但北京艺术中心建造在绿色的公园里,这里有音乐、悠闲的时光、迷人的景色……在这样的地方修建艺术中心很有创意。”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馆长保罗·朱利里尼(Paolo Giulierini)说。
北京艺术中心被称为“文化粮仓”,是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的火种即将在这里生根、绽放。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马场公彦对此表示十分期待,希望相关方面能够邀请各国艺术家前来演出,希望这里能为北京市民和其他地区的人们提供更多欣赏艺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