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地铁,捎上步伐缓慢的菜农
首页> 生活频道> 今日关注 > 正文

地铁,捎上步伐缓慢的菜农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09-13 14:12

  作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象征,地铁常常意味着高效、快速和便捷。地铁停留的时间往往按秒计算。地铁上的人大多衣着体面,步履匆匆。

  因此,当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勾着腰、挑着扁担、背着背篓出现在地铁站,同行的乘客往往都会多看几眼。

  而这样的画面,重庆渝北区石船地铁站的工作人员已经习以为常。每天清晨6点,他们就看到几十位老人陆续来到地铁站口,背篓里装着丝瓜、南瓜、空心菜、红薯等新鲜的蔬菜。他们是石船镇附近的村民,乘坐地铁是为了去市区卖菜。

  石船镇位于重庆市区的东北方向。地铁站一位工作人员说,自从2022年6月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开通后,石船地铁站开始运营,菜农便渐渐多了起来。

  重庆地铁4号线是一条东西向的地铁线路,全长约59公里,设33座车站。目前一期和二期已经开通运营,该线路连接了重庆北站、两江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等重要区域。

  石船站是这趟地铁线末端的倒数第二站。地铁站开通前,老人们都在镇上卖菜,镇上人少,菜卖得慢,菜价也低,而市区的菜市场卖得更多,价格也更高。一位老人说,同样的空心菜,这时候在石船镇1斤卖1.5元,到了市区能卖2.5元。

  卖菜要赶早。为了赶上6点31分的首班地铁,老人们早早便从家里出发,拖着几十斤重的背篓前往地铁站口,有的是孩子骑着摩托车送来的,有的是自己骑着三轮车来的,还有的是走过来的。

  “舍不得买车”。68岁的徐红和老伴王宏5点从家往地铁站走,走了一个小时才到地铁站口。王宏一边走,一边拉着推车,推车上放着板凳、塑料袋、老式木杆秤、背篓,背篓里装了总共五六十斤的冬瓜和南瓜、3斤空心菜、3斤红薯叶,还有60个土鸡蛋。

  其他老人的背篓里也装得满满当当。为了省力,有的老人在背篓下方装上滑轮,拉着背篓走。有的用扁担挑着两个背篓,扁担在肩膀上摇摇晃晃。也有的只是用肩背着,等待地铁的片刻,将背篓放到垃圾桶上,以缓解背上的压力。

  为了便于老人们通过,工作人员没有要求老人们将背篓放到安检传送带上,只是用安检仪扫描他们携带的东西。看到行动缓慢的老人,他们时不时搭把手,帮老人扶一下背篓。一位老人觉得,地铁上的工作人员都很友善,给不识字的老人指路。

  有的老人从进地铁车厢开始就做起了“生意”。有乘客看到新鲜的蔬菜,顺便就买走几斤。

  哪里有菜市场,老人们就去哪里聚集。有的老人去距离石船站较近的龙兴站,有的乘坐半个小时地铁前往鱼嘴站,还有的先坐到重庆北站北广场站、保税港站,再换乘其他地铁线路去市中心的菜市场。

  “地铁开通后挺方便的,想去哪儿卖就去哪儿卖”。70岁的樊建军去过3个菜市场。以他的经验,越靠近市中心的菜市场路程越远,但菜卖得越快。最近,他都是乘坐一个半小时地铁,去市区观音桥站的菜市场卖菜。通常情况下,他两个半小时就能把50多斤的空心菜卖完,回到家里还能赶上吃午饭。

  徐红和王宏去了鱼嘴的一个菜市场,说是菜市场,其实只是马路边上几百米的人行道。这里到11点就没多少人了,徐红和王宏需要尽快将菜卖完,因为菜价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2.5元一斤的空心菜一个半小时后降到两元一斤,等到最后还没售完,买菜的人便会问,“1元一斤卖不卖?”这时,菜农只能低价贱卖。

  观音桥的菜市场人流更持久些,但赶上菜农多,菜卖得也慢。为了保持菜的新鲜,樊建军卖菜时只在摊位上摆出来一小部分,其余的放在塑料袋里。还有的老人带着一瓶水,在瓶盖上戳个洞,时不时往菜上洒一洒。

  摆摊的位置影响卖菜的数量和速度。在鱼嘴菜市场这条小小的人行道上,入口处的摊位最受欢迎,那里处于三条路的交汇处,人流更加密集。9月1日这一天,两位老人幸运地找到了入口处的一个摊位。王宏在靠近马路的人行道一侧铺上泡沫板、塑料袋,摆上菜和瓜,没一会儿,就卖出去几十个鸡蛋。

  然而,没一会儿,城管就来了。他们不愿交5元摆摊费,只得往下挪。

  “搬家了!”王宏将瓜和菜放到背篓里,用绳子捆住,推着车往下走。他们到了整个人行道的末端,卖完菜和鸡蛋之后,摊上的冬瓜和南瓜迟迟无人问津。徐红又去人行道前面找位置,发现两个摊位间有处空隙后,招呼王宏赶紧过去。

  王宏默默装筐、卸筐,将摊位再次转移到这里,但卖出去的瓜仍然很少。两位老人再次将摊位挪到人行道对面一个人流密集的茶馆旁,一旦有人经过菜摊,王宏就吆喝,“要瓜吗?”

  9月5日,樊建军的菜也迟迟没有卖完。为了尽早卖完菜,他换了4处摊位。樊建军说,越是靠近主街的摊位卖得越快,他在主街上卖过,半个小时就把菜卖完了。但城管不让在主街摆摊,菜农只能在主街两侧的路上卖菜。

  樊建军沿着主街一侧有坡度的小路走了几十米,摆上摊位卖菜,旁边是两位早上一同从石船镇来的村民,分别在卖红薯和新米。也许是那天菜农太多的缘故,樊建军在摊位站了1个多小时,只卖出去十几斤空心菜。看着满满当当的背篓,他眉头紧锁,将地上的菜用塑料袋一兜,放进背篓,背起背篓,去小路靠近主街的位置寻找空位。

  寻找无果,樊建军又往回走,在一个卖鸡肉的摊贩旁停下。十几分钟后,他又往小路的主街位置走去,终于找到一个空出的摊位。这次,菜明显卖得多了,一个小时过去,他筐里的空心菜就剩下几斤。

  眼见临近中午,城管已经离开,樊建军又将摊位挪到主街上,以两元一斤的价格卖完剩下的空心菜。背着空荡荡的背篓,他眉目舒展,回程的步伐也变得轻快。

  在徐红看来,“卖多少钱不说”,卖完空手回去才是更让人高兴的事。那样,他们就可以轻轻松松乘车回家。但9月1日这一天,他们经过一上午的努力,仍然剩下十几斤冬瓜和南瓜,只好将瓜再背回家。

  徐红觉得卖菜不累,只是“起早有点辛苦”。3斤的红薯叶几分钟就卖完了,从地里掐下来却需要1个小时。他们需要3点起床去地里摘菜,清洗后,将红薯叶放到筐里。被摆到摊位上时,嫩绿的红薯叶还是湿漉漉的。

  为了晚上有精力摘菜,樊建军前一天早早睡下。旁边卖新米的大爷,提前一天在家里用机器打稻谷,打了个把小时,才有了第二天早晨雪白的新米。

  城里的人们渴望新鲜、健康的蔬菜。9月5日,一位老人专程坐了一个多小时公交车到观音桥的菜市场买新米。老人家问了一路,终于找到一个卖新米的菜农。尽管走路不方便,她还是买了十斤的新米,“新米有营养,不打防腐剂”。

  同那些开着面包车、装着满车新鲜蔬菜的菜农相比,石船镇的几十位老人贡献的菜量并不多。

  但卖菜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多数时候,樊建军和徐红夫妇一天能卖100多元,但他们并不是每天都有菜可卖。徐红家里只有几分地,红薯叶每五天长一茬,一星期只够卖两三天。樊建军种的空心菜一星期能卖四五天,要是种更多菜,“再一请人就不划算了”。

  一个月下来,他们靠卖菜能挣个千把块。徐红每月只有100多元的农村养老金,加上老伴一个月900多元的养老金,两人“将就可以生活”,卖菜的钱够用来买米面粮油肉。

  樊建军一个月的养老金有2500多元。他年轻时当兵,因病退伍后,靠打工养活家里,几十年下来,攒了几十万元。两个儿子结婚,他每人给了二三十万元。去年,老伴治病,他又花了20多万元,多年的存款所剩无几。但樊建军觉得,人活着比什么都强,“钱没了还可以再挣”。

  因为年纪大了工地上不收,今年1月,他开始回家卖菜。刚卖菜那会儿,樊建军都是现金结算。后来,他也学着其他菜农,在孩子的帮助下打印了微信收款码。卖菜时,他一站就是一上午,也不觉得累。等最后菜快卖完了,他才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孩子们都劝他,年纪这么大别干了。但樊建军想着,能赚点是点,尽量不给孩子添负担。

  相比之下,刘丽的日子要更辛苦些。刘丽住在渝北区大盛镇,那里距离石船镇还有20多公里。刘丽需要每天早上5点出门,先走半个小时到镇上的公交车站,再乘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到9公里外的统景镇,之后换乘,坐一个小时车到石船镇。到了石船镇,她还要走半个小时,才能到达石船地铁站。

  等她到观音桥地铁站时,已经是上午9点半。因为年龄未满65周岁,还不能享受地铁和公交免费的福利,来回交通费用20多元。9月5日,她在樊建军的摊位旁卖海椒和南瓜,一上午卖了十几元,还不够来回的车费。中午,她把摊位搬到主街上,买了一个面包充饥,打算卖到傍晚。

  刘丽说,自己原来在超市上班。她一个月也只有100多元养老金。儿子一个月挣两三千元,她不指望孩子养老,想着靠卖菜维持日常开销。

  为了到城里卖菜,她每天要花9个小时车程在路上。她希望,未来地铁有一天也能开到自己的镇上,那样,就能缩短她去城里的路程。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徐红、王宏、刘丽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海月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追思英烈

  • 杭州亚运会|亚运头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2023-09-15 16:49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09-12 15:59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2023-08-30 14:56
2023年8月23日,山东省荣成市海岸风景醉游人。
2023-08-25 15:39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08-24 16:28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2023-08-22 15:32
近年来,该地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种植芡实,形成特色产业
2023-08-21 19:51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2023-08-19 10:26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08-18 17:50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2023-08-17 16:14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2023-08-15 16:16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08-14 15:14
颐和园自古就是皇家的避暑胜地。
2023-07-31 20:21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07-30 16:45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2023-07-27 16:50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07-19 21:40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2023-07-18 14:11
2023年7月14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07-18 10:13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
2023-07-17 15: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