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四季中国丨铜陵白姜越冬记
首页 > 生活频道> 精彩图集 > 正文
[责编:王宏泽]

四季中国丨铜陵白姜越冬记

来源:新华网2024-12-24 10:40

24小时热图
  • 习近平同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会谈

  • 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加沙停火协议

  • 水清岸绿 黑脸琵鹭“组团”觅食

  • 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在国家海洋博物馆开幕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加载更多

  11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姜把式”盛义武在查看姜阁内部的情况。

  冬季早晨,空气清冷,尚未隐去的月亮悬于天际,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的“百年姜阁”中,暖意融融。盛义武蹲坐在姜阁入口处,时刻留意着火候。柴草在火堆里雀跃,不时发出噼啪声。

  盛义武是当地有名的“姜把式”,他所进行的是铜陵白姜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烧姜阁”。烧起姜阁就意味着盛义武5个月不能出远门,他要日夜守护姜阁和存放其中的姜种,每天早晚各烧一次火,关注温度变化,掌握火候,次年清明时节再将发芽的姜种“请”出姜阁,等待播种。对于姜农来说,姜种关乎来年的生计,对于“姜把式”而言,守护姜种是沉甸甸的责任。

  姜阁是一座土墙瓦顶的建筑,高约六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作为储姜室,用于放置需要越冬的姜种;下层是烧火室,有一扇小门供人进出和生火。姜阁墙壁内外均敷泥封实,留有通风口,内部由耐热木材打造,呈“回”字形布局,能够最大化利用有限空间。

  每年立冬前后,村民们会把选好的姜种送到姜阁,用荷叶和茅草分隔,分层摆放其中,之后由“姜把式”在姜阁下方生火保持适宜温度。“姜种怕冷又怕湿,需要烧火去除水分,让它保暖越冬,开春后再进行催芽。”盛义武说。

  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的“姜把式”佘检保告诉记者,姜阁保种催芽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发汗期”,持续约40天,主要烧芭茅草,从而减少姜种水分,防止生姜腐烂;第二阶段是保温期,期间烧硬质柴温暖姜阁,保证姜种不受冻;第三阶段是催芽期,从次年3月中旬开始,根据天气变化控制火势大小,直至萌发玉米粒大小的姜芽。

  铜陵白姜的种植历史已有2000多年。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当地姜农凭借经验和智慧,逐渐摸索出了姜阁保种催芽、高畦高垄栽培、芭茅搭棚遮阴等白姜种植技艺。2023年,铜陵白姜种植系统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目前,铜陵市共有姜阁95座,贮存姜种约800吨。一代代姜农接续传承,让姜阁保种催芽技艺得以延续,一间间姜阁孕育生机,托起丰收的希望。

  新华社记者 张端

  11月24日清晨,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姜把式”盛义武在姜阁下方生火,为存放其中的姜种增温保暖。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1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姜把式”盛义武在姜阁下方生火,为存放其中的姜种增温保暖。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1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姜把式”盛义武的父亲盛昌春在姜阁下方帮忙生火,为存放其中的姜种增温保暖。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1月23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姜把式”盛义武准备对姜阁进行巡看。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这是11月28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金华村的一座古姜阁(画面中部)。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1月24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姜把式”盛义武准备使用芭茅草生火,为存放在姜阁里的姜种增温保暖。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1月24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姜把式”盛义武准备使用芭茅草生火,为存放在姜阁里的姜种增温保暖。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1月1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姜把式”盛义武整理挂在姜阁外墙上的温湿度计。

  新华社发(储著传 摄)

  11月11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姜把式”盛义武把姜种放入在姜阁中。

  新华社发(储著传 摄)

  这是12月13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的姜阁外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1月7日,当日是立冬,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村民将选好的姜种送到姜阁。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1月7日,当日是立冬,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村民准备把姜种放入姜阁中(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1月5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双龙村,姜农准备把姜种放入姜阁中。

  新华社发(过仕宁 摄)

  11月7日,当日是立冬,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村民把姜种放置在姜阁中。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1月7日,当日是立冬,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的一座姜阁里,村民用荷叶分隔放置其中的姜种。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1月7日,当日是立冬,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的一座姜阁里,村民在放置姜种。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1月7日,当日是立冬,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的一座姜阁里,村民用荷叶分隔放置其中的姜种。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1月7日,当日是立冬,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村民把姜种放入姜阁后准备离开。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2月14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姜把式”佘检保在查看姜阁的内部情况。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2月18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姜把式”佘检保在查看记账本,上面记录着各家各户在姜阁里存放姜种的情况。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2月14日清晨,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姜把式”佘检保准备在姜阁下方生火,为存放其中的姜种增温保暖。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这是11月7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的姜阁外景(无人机照片,画面下方为姜阁)。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