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这里勾勒“未来之城”——深圳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全景扫描
首页> 生活频道> 今日关注 > 正文

在这里勾勒“未来之城”——深圳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全景扫描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5-02-21 13:23

  当深度求索(DeepSeek)在全球掀起新一轮大模型研发与应用热潮时,人们再次把期待的目光投向深圳——这座始终走在“中国智造”最前沿的“创新之城”,正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进程中寻找怎样的历史坐标?

  答案,也许是“未来之城”:在这里,先进算法与制造业深度交融,碰撞出产业升级的耀眼火花;人工智能产业链全栈布局,构建起稳固且多元的发展架构;城市场景全面开放,为应用落地铺就康庄大道,让人工智能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充分发挥软硬件协同创新的独特优势、力争打造最好的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着力构建从底层技术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生态——在迎来特区成立45周年之际,深圳正朝着“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先锋城市”目标稳步迈进。

  在这里,人工智能有着不变的“中国制造”底色

  在宝钢集团的一条热轧生产线上,一块厚260毫米的钢坯要被轧制成1.2毫米厚的钢板,需要经过20道工序,涉及300多个参数,每次调整生产钢板的种类和尺寸,需要耗费约5天的时间。

  华为的工程师把盘古大模型嵌入这条生产线,开展最优参数预测,把调优时间从5天减少到三四个小时,钢板宽展预测精度提高了5%,钢板成材率提升了0.5%,这意味着每年大概可以多产2万多吨钢板,仅这一项的年收益就高达9000多万元。

  “工业大模型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华为与宝钢还围绕表面检测、高炉炉温预测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工业大模型的应用研究,尤其是宝钢开启了百模大赛,来提升批量化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华为油气矿山军团副总裁蒋旺成说。

  在深圳,无论是通用大模型还是行业大模型,大多与实际产业应用尤其是工业紧密结合,这是这座“创新之城”的禀赋与大模型时代碰撞出的独特赛道,也是深圳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的“底色”。

  华为基于自身业务版图,在电力、矿山、气象、生物医药、金融等领域打造一系列聚焦垂直领域的大模型;腾讯联合22家客户启动行业大模型共建合作,共同推进大模型在产业领域的创新和落地;视觉、医疗、网络安全、智慧城市、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大模型性能领跑全国,深圳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生态日渐丰富。

  大模型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动力和关键一环,但这并不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全貌。来自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深圳集聚了超过2200家人工智能企业,构建了从智能芯片、算法框架、大模型到软硬件应用的全栈式人工智能产业链。

  英伟达CEO黄仁勋2024年11月曾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地区。不断迭代的算法与模型,加上“地表最强”的制造业实力,赋予了深圳在智能产品乃至具身智能领域难以复制的优势。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主任林毅说,深圳是制造重镇,推动传统制造业加速升级需求强烈。随着大模型成本降低、端侧应用加速,从AI手机、AI电脑到AI玩具,从可穿戴设备、智能驾驶到人形机器人,深圳有望构建广泛的智能产品矩阵。

  躺平、甩腰、亚洲蹲、“帕梅拉”深蹲、原地起身……深圳逐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一气呵成做完这些全身复杂动作,展现了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工程化能力和运动控制能力。

  逐际动力联合创始人张力说,在深圳,有的硬件我们上午下单,当天下午就能收到。随着大模型不断迭代,软硬件结合在人形机器人性能上的优势将更加突出。

  “下一步,深圳将围绕着智能机器人、具身智能等领域,尤其是灵巧手、柔性传感器、新型电机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以及人工智能底层数学机理开展研究布局。”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说。

  在这里,城市场景全面开放拥抱未来生活

  不到10秒,就能根据执法笔录生成一份执法文书;以往需要一上午才能写完的材料,现在几分钟就能给出大概的框架;为一篇公文修正格式,准确率超过95%……这是深圳市福田区近日推出的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AI数智员工”。

  深圳市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高增说,福田区去年开始梳理人工智能技术和业务相结合的应用场景,以此为基础生成了智能体AI账号70个,它们可以承担多种工作,最近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进一步提升了性能。

  除了具备DeepSeek通用能力外,“AI数智员工”还能够根据各部门各单位实际业务需求,输出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首批覆盖了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240个业务场景。

  2月8日,深圳市龙岗区在政务网成功上线DeepSeek-R1大模型,并向全区各部门开放,通过区智慧办公系统应用矩阵赋能全体公职人员,推动政务工作模式向智能化、协同化、数据驱动化转变。

  此前,龙岗区已率先实现智谱GLM-130B等国产大模型在政务信创环境的部署应用,给政务工作带来了实际的提升。目前,深圳市龙岗区已上线34个政务AI应用,涵盖政务办公、城市治理、民意速办等核心领域。

  龙岗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席炜说,大模型在政务领域的应用,关键就是本地化部署,保证政务数据“不出域”,在此基础上大胆地把政务数据提供给大模型去训练、分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深圳已经基于政务云环境面向全市各区各部门提供了DeepSeek模型应用服务,实现了基于DeepSeek的人工智能政务应用一体化赋能升级。

  事实上,早在2024年6月,深圳法院就率先上线了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打通立案、阅卷、庭审、文书制作四个核心环节、85项流程的智能化,法官只需简要输入需求或一键操作,系统就会自动生成内容供法官参考,截至目前已覆盖占当地审判案件总量95%的民商事、行政审判案件。

  法官付璐奇经常使用“AI审判助手”辅助梳理案件卷宗,“有时候需要阅读的卷宗多达十几万字,耗时费力,影响案件审理进度,现在有了AI辅助之后,很快就能生成案件简介,帮助法官快速掌握案件脉络。”

  从多场景、多型号、全覆盖的人工智能集群环卫作业,到具有小范围细节特征抓取能力的智能气象预报;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和AI辅助个性化教学,到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先看病后付钱”信用就医平台,截至目前,深圳已陆续发布了四批“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涵盖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近200个应用场景,逐步构建起覆盖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城市运行、重点行业赋能的全场景建设体系。

  “全栈产业链条形成独特优势,全要素保障体系基本构建,全域全时全场景不断拓展,是当前深圳人工智能发展的突出亮点。”林毅说。

  在这里,始终有一群热爱创新的年轻人

  在深圳,从头部“大厂”孕育出来、从海内外高校脱颖而出的创业研发团队,已经成为城市最新的风景线。

  深圳市新旦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3年,迅速成长为业内新星,该公司研发推进原生AI Agent架构,打造下一代硅基生命工厂,目前估值约5亿元。

  2024年,新旦智能推出全球首款高性能千亿架构模型xDAN-3,在国际人工智能领域崭露头角。公司创始人、CEO成一鹏曾任腾讯云计算系统核心开发成员,是腾讯云操作系统AI专利发明人,对深圳的人才环境深有体会。

  “深圳的人工智能企业应该走精细化人才培养路线,开辟属于自己的‘方法论’。我们公司的大模型擅长做空间推理,业务领域会从金融交易、教育,逐步进化到软硬一体化,这是深圳更加擅长的领域。”成一鹏说。

  深圳已成为人工智能人才的创业沃土和产业高地,形成了以华为、腾讯等龙头企业引领,元象科技、兔展智能等高成长性企业支撑,新旦智能、加推科技等初创企业竞相发展的“雁阵式”梯队。

  从本科生到博士生,从内地高校到湾区高校,深圳兔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凭借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广泛吸引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人才集聚,加盟“天才少年基地”。早在2013年,深圳就在全国首创公益项目“青年驿站”,为应届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就业指导、城市融入三大服务。经过12年发展,在全域布点、扩容增量的基础上不断迭代升级,形成了“深梦启航”“深梦扬帆”等品牌项目,以租金无压力、安心有品质、省心有温度的居住模式,解决来深找工作及面试的应届高校毕业生阶段性、过渡性居住需求,让应届高校毕业生近距离感受深圳的温度。

  如今,“要关注具有强大创新活力和探索试错能力的中小企业以及年轻的科技人才,甚至包括还没有形成公司化体制运行但具有极强创新能力的创业团队,深圳要把这些宝贵的资源聚拢起来,形成一种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张林说。

  人工智能已成为深圳校企之间产学研深度合作的交叉点之一,后备力量不断充实。2021年,深圳技术大学与华为公司正式签署未来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协议,在鸿蒙、AI、5G+三大方向开展合作。2024年,深圳技术大学新增人工智能专业,迎来首批新生,从AI算法应用、AI硬件系统、AI数据分析、软件设计四个方向培养学生。

  深圳技术大学开源鸿蒙实验室主任李金喜是深圳校企合作的具象化缩影,他曾担任华为2012实验室终端OS开发部部长。他说,开源鸿蒙实验室的目标是面向全场景、全连接、全智能时代,基于开源的方式,搭建一个智能终端设备操作系统的框架和平台,结合深圳市重点产业,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应用技术型人才。

  如今,深圳正为年轻创业团队量身打造城市保障体系,提供多层次免租住房供应、乐业办公空间和全周期投融资对接等服务,南山区率先推出了“只收梦想、不收租金”的孵化载体,实现“带着创意来、揣着资本走”的创业新范式。深圳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人才局局长罗冰说,“来了就是深圳人才”,不只是人工智能领域,深圳在各个领域都要打造开放包容、生生不息的创业热土、创新生态,降低年轻人在深圳的生活成本和创业门槛,让更多“创新的种子”在深圳这片沃土上成长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栋梁之材”。(记者王攀 陈宇轩 印朋)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同心:储农资 修农机 保春耕

  • 早春时节田间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