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留守困境儿童得到更好的关爱,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家庭矛盾纠纷及时化解……近年来,在山西省各级妇联指导下,女性社会组织聚焦妇联主责主业,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助力基层治理。
赋能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困境儿童
“大家加入爱心妈妈团队的初心是什么?”“如何识别陪伴对象真正的需求?”“我们跟孩子无话可说时怎么办”……在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爱心妈妈培训交流会上,培训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引发在场爱心妈妈们的思考。
山西省长治市微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爱心妈妈赋能培训。
这是山西省长治市微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培训爱心妈妈的一个场景。2024年,该机构在长治市平顺县、晋中市左权县、大同市浑源县、吕梁市文水县、运城市永济市、忻州市岢岚县6个县实施“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困境儿童服务项目”,通过“线上+线下”培训交流,赋能爱心妈妈,提升其关爱服务水平,促进留守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
“项目初期,我们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各县区留守困境儿童现状,爱心妈妈现有人员构成、服务经验以及对培训的期望,设计爱心妈妈角色认知与定位、儿童福利政策与相关要求、爱心妈妈的陪伴方式和注意事项、爱心妈妈陪伴故事分享等课程内容。”项目负责人吴璟华介绍。
“我陪伴的孩子是个孤儿,怎样避免对他的二次伤害?”“我感觉自己提供的服务仅仅停留在物质帮扶方面,怎样让陪伴更有意义……”针对爱心妈妈们在陪伴过程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项目提供专业指导并持续跟进。项目还定期举办交流座谈会,让爱心妈妈们齐聚一堂,交流陪伴心得和感人故事,分享成功经验,探讨遇到的问题,以朋辈学习的形式,形成强有力的团队支持系统,共同提升陪伴质量。
“随着项目在6区县的落地实施,在妇联组织的指导下,我们逐步形成了各地妇联、社会组织和爱心妈妈共同参与的‘指导沟通联系+赋能与支持+服务实施’的‘1+1+1’服务模式。”吴璟华介绍,平顺县、左权县妇联及时了解爱心妈妈工作的动态数据、项目执行的实际困难,主动对接当地的民政局、教育局、村委会、学校等,并在活动实施时给予具体指导和建议,从而提升了项目整体的服务质量。
调解家庭矛盾,倡树文明新风
近年来,运城市妇联联合市调解协会积极推进“调解员+妇联执委”双向任职模式,一方面吸纳妇联工作人员进入调解员队伍,另一方面吸纳调解员为妇联执委,综合提升妇联干部在婚姻家庭矛盾调解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使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永济市妇联联合市法院、心理服务中心等共同化解辖区居民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这么多年来,张琴对您一直很孝顺,也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这次确实冲动了些,但她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今天我专门带她来向您赔礼道歉……”在永济市城北街道居民张琴(化名)家中,市妇联执委、市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范春梅正上门进行调解。原来不久前,张琴因家庭琐事与公公发生口角,随后双方发生肢体冲突,两人推搡中其公公的头部意外受伤。张琴心里害怕就跑回了自己娘家。丈夫得知此事后十分愤怒,要与她离婚。
在调解中,范春梅从理解张琴常年照顾家庭的不易入手,鼓励丈夫时常表达对妻子的关爱,夫妻双方改变粗暴的沟通方式、传承孝老爱亲的优良美德,最终将张琴家庭矛盾妥善解决。
“相较于其他的纠纷类型,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有其自身的复杂性。一方面是掺杂了较多物质利益和情感纠葛,一些情绪化的、无法量化的因素导致在实际调解中难以准确把握调解的尺度;另一方面是牵涉多个家庭和人员,一旦处理不好,极易激化矛盾,甚至产生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运城市调解协会会长方斐表示。截至2024年底,运城市已建立14个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各委员会以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职责,积极预防调处赡养抚养纠纷、家庭暴力、家庭财产纠纷、继承纠纷、离婚纠纷等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为维护家庭和谐稳定贡献了力量。
提升家庭文化素养,助力女性创业就业
儿童早教、家庭关系沟通、家庭保洁、推拿按摩、服饰搭配及礼仪……这是晋中市妇联联合晋中市家庭道德社会学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开展的“家庭文化大讲堂”系列公益讲座中涵盖的内容。活动一经发布,就吸引了两千多名女性踊跃报名参加。
据会长张萍介绍,为详细了解妇女群众需求,使服务更加精准,研究会一方面开展线上问卷调查,收回问卷近一万份,另一方面深入15个社区进行座谈调研。围绕重点需求,采用“素养提升+创业赋能”双轨服务模式,在家庭文化素养提升方面,推出家庭教育、茶艺与礼仪等知识普及性讲座,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优良家风;在创业赋能方面,推出美容护肤、小儿推拿、整理收纳、烹饪烘焙等实操性强的培训讲座,并为有创业就业意愿的女性提供平台和资源,助其实现自我价值。
“家庭文化大讲堂”邀请培训师教授学员烘焙技巧。
家住新建街道的曹女士就是该项目的受益者之一。她曾经是一名全职妈妈,丈夫在六年前得了脑出血,失去了稳定的工作,基本靠打零工为生。婆婆患有脑梗,需要长期照料。紧张的经济状况让曹女士倍感压力,家庭矛盾进一步激化。参加“家庭文化大讲堂”系列公益讲座后,曹女士学会了调适情绪,妥善处理家庭关系。后来在公益讲座培训师的指导下,她从事了美容养生服务,有了一份收入。同时,研究会链接爱心企业资源,为曹女士丈夫找到一份企业仓库管理员的工作,一家人的生活重新有了奔头。
据了解,2024年“家庭文化大讲堂”系列公益讲座走进15个社区,共举办活动600余场,受益妇女达4万余人次。
作为山西省妇联执委、晋中市妇联兼职副主席,张萍表示,下一步,要顺应数字化时代潮流,联动更多的女性社会组织,打造“需求池-资源库-服务链-评价网”四维一体的网上“一站式家庭服务”平台,促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与数字化技术有效融合,为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更多可感可及的专业服务。(付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