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李政葳)2025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进一步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与应急避险能力,5月11日至14日,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联合举办防灾减灾公众开放日活动。此次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融合前沿科技与防灾教育,为公众打造互动式防灾减灾学习平台。
开放日期间,公众可参观体验救援队荣誉与历史区、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区、应急避险体验区、地震地质与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展示区、地震搜救犬展示区、地震实景废墟区、“安全标识知多少”互动区等七大主题区域。
在救援队荣誉与历史区,实战经验丰富的训练基地教官结合图文为公众讲述救援案例;在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区,公众可通过全息成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机交互等多媒体设备和技术手段,多维度了解地震相关知识;在应急避险体验区,可通过居家环境地震模拟振动平台、建筑物破坏废墟甬道以及半实景街区灾害环境,了解应急避难生活、现场急救技术和社区应急响应志愿者需要掌握的搜救技能;在地震地质与航空应急救援展示区,可零距离接触地震救援模块化装备车、生命探测仪器、航空应急救援先进设备等,了解应急救援装备种类以及在地震搜救中的应用;在地震搜救犬展示区,可观摩搜救犬演示,与搜救犬亲密互动,了解搜救犬训导方法和在地震现场中的搜救应用;在地震实景废墟区,公众观摩馅饼式坍塌、局部坍塌等不同形态的废墟,亲临体验模拟地震现场因沙土液化形成的斜楼,体验地震灾害实景现场环境;在“安全标识知多少”互动区,可通过立体翻牌装置学习常见的安全标识。
活动以时下新潮的集章打卡方式,将地震救援特色元素藏进7枚印章中,让公众沉浸式解锁防灾减灾科普攻略,深入探索充满科技与知识的神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