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袁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8月5日召开的“暑期中医药养生”专题发布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主任魏玮表示,随着夏季高温持续,空调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降温工具。长时间待在空调环境里面,容易出现鼻塞、头痛、关节酸痛、乏力等所谓“空调病”的症状。
空调房待久了,如何避免空调病呢?对此,魏玮说,建议空调温度设在22到26℃之间,这是人体生命最佳温度状态。年轻人可以将空调温度降低一点,22℃、23℃就可以,年长的人26℃或者27℃都可以,可以避免毛孔骤闭导致阳气无法宣发。“空调的出风口要避免直接吹在人身上,尤其是头颈部、背部、膝关节或者神阙穴、涌泉穴,这些地方怕阳气被阻遏,损害阳气,阳气虚弱的部分进行防护,可以调整风向,向上或者是使用挡风板。”魏玮说,睡觉时用薄毯覆盖脐腹部,中医认为肚腹为阴,易受寒,能够防止腹泻、腹痛,每天开空调的时间持续两到三个小时就要开窗通风,特别是在办公的地方都是中央空调,要注意通风,避免传染病的发生。夜间在家里微微把窗户打开一些,让空气循环,从而减少室内二氧化碳、细菌的集聚。中医强调“清气入,浊气出”,有助于肺气宣降,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
此外,魏玮表示30%-60%的湿度是适合人体最佳的生存环境,现在暑湿季节湿度比较高,容易引起心脏疾病,有胸闷、气紧等表现,要记得除湿。“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对于空调病的防治非常重要。”魏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