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当盛夏的热浪席卷全国,多地陷入“烧烤模式”之际,贵州却以23℃的平均气温,在西南群山中独辟一方清凉秘境。这里山峦叠翠、凉风习习,宛若天然“大空调”,引得天南海北的游客纷至沓来。
“凉”是天然底色,“爽”需巧思雕琢。为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还想来”,贵州以山水为幕、文化为魂,不断焕新体验、升级玩法,只为将这份珍贵的清凉与惬意,打磨得更加动人。
火把季期间,野玉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车水马龙。人民网记者涂敏摄
“呜嗬——”
7月18日清晨,一声悠长的彝族号子划破长空,2025贵州野玉海·海坪彝族火把季盛幕开启。水城区海坪彝族文化小镇寨门前,盛装的彝家儿女手捧牛角酒盏,醇香的米酒混着敬酒歌在空气中弥漫,未等沾唇,已让远道而来的宾朋醉了三分。
在“中国凉都”六盘水,海坪彝族火把节自1994年至今已延续31载,成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2024年,当地将单日节庆升级为长达一个月的“火把季”,吸引游客124.7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7亿元。
野玉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里,游客正在体验滑翔飞行。人民网记者涂敏摄
今年的火把季继续采用“1+N”模式,在保留传统火把节元素的基础上,内容更加丰富创新。活动期间,游客既可参与原生态的火把巡游、彝族歌舞,又能体验滑翔飞行、云海露营等新潮玩法,收获一段难忘的盛夏记忆。
“白天品美食、赏民俗,夜晚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在19℃的清凉中体验火一般的热情,这样的避暑之旅太让人留恋了!”凉爽气候与火热风情的完美交融,让广州的言女士一家沉醉不已。“已经‘安利’了好几波朋友,他们都打算订票过来呢!”
游客在海坪彝族文化小镇打卡拍照。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暮色渐沉,水城区的夜空被熊熊燃烧的火把点亮。而在黄果树景区,一场穿越时空的西游奇幻之旅正在上演——光影交织间,唐僧师徒的身影在飞瀑激荡的水雾中时隐时现,将游客瞬间带入吴承恩笔下的神话世界。
“光影效果太震撼了!真没想到,科技与自然竟能碰撞出如此惊艳的火花,这场视听盛宴令人叹为观止!”来自上海的孙女士紧紧牵着女儿的手,目不转睛盯着陡坡塘瀑布上跃动的全息影像。
《再回西游》演出现场,游客用手机记录精彩瞬间。人民网记者涂敏摄
今年4月,黄果树景区推出大型实景仙幻剧——《再回西游》。该剧以86版《西游记》经典取景地陡坡塘瀑布为核心舞台,巧妙运用裸眼全息影像、AI建模及智能交互技术,创新演绎“三打白骨精”“女儿国奇遇”“五圣成真”等经典桥段。
通过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将磅礴山水实景与奇幻光影特效深度融合,营造出亦真亦幻的沉浸式体验空间。演出现场,观众仿佛化身取经人,跟随西行的脚步,在光影流转间移步换景,身临其境感受西游文化的永恒魅力。
《再回西游》演出现场。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每晚演出三场,场场人气爆棚!”安顺旅游集团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沈忱介绍,《再回西游》与黄果树夜游大瀑布项目强强联手,构建起“观瀑+赏剧”的夜间产品矩阵,让游客玩得更尽兴,也有效延长了停留时间。
夜深人静,《再回西游》的终场演出也落下帷幕,游客们意犹未尽地走向文创小剧场。二百里外,野玉海景区的篝火仍燃得炽烈,舞者与游客手挽着手,跳起欢快的达体舞,将静谧夜色化作沸腾的民俗盛宴。
《再回西游》演出结束,游客意犹未尽走向文创小剧场。人民网记者涂敏摄
漫步“爽爽贵阳”,感受老街小巷里的烟火气、松弛感、年轻态、新玩法;走进西江千户苗寨,领略苗家人延续千年的烟火人间;登顶梵净山,邂逅“武陵第一峰”的沁爽凉意……“长夏无暑”的贵州,藏着多彩山水的清凉,而文旅的花式“整活”,则让这份舒爽变得好耍又实在。(张玉珂、李瑞桥、赵静、王秀芳、涂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