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8月11日早上7:00,距离河口区人民医院正式上班还有半小时,配套楼二楼的一间办公室已早早开门,医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李春艳和两名大学生志愿者分工合作,或开空调或打扫卫生,逐一检查桌椅摆放与安全设施,静静等候“小河苗”们的到来。
7:30,恰逢医院职工到岗时间,几位医院职工带着孩子走进托管点,简单叮嘱几句后,转身直奔各自工作岗位。托管班内,在大学生志愿者的耐心辅导下,孩子们开始了一天的托管学习。遇到难题时,志愿者会俯下身细致讲解。“除了辅导作业,我们这里还有政府组织的专业老师,教授口才、书法、器乐、爵士舞以及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特色课程,我们还结合医院特色专门开设了急救、护眼等健康课堂,让孩子们充实过暑假。”李春艳介绍。
每年寒暑假,“谁来带娃”“怎么带好娃”都会让不少家长犯愁,尤其是对双职工家庭来说,如何带娃是摆在眼前的一大难题。医院托管点随将开门时间与医院职工上下班时间精准同步,把职工从“假期带娃”的矛盾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更安心地投入工作。医院超声科大夫郭伟伟深有感触,
“我们夫妻俩都在医院上班,一到假期,两个孩子的看管就成了问题。而这个暑期托管班,不仅管好了孩子,更暖了我们职工的心。”
走近群众身边,解决群众难题,才能走进百姓心里。今年以来,这样的场景不止发生在河口区人民医院,在农村、社区、企业和机关等高需求场所,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农村文化大院、家长学校、青年之家、职工之家等公共场所都有开办点。河口区在往年“萤火虫学堂”和“工助未来”托管班的基础上,谋划实施了河口区“河苗计划”托管服务。作为河口区2025年度民生实事,该计划由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联合推进,区财政列支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实施,共开设51处“河苗计划”托管班,招募了110余名“返乡”河口籍大学生担任兼职实习老师,重点服务6—11岁小学阶段假期无人看管的少年儿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竞争性评审方式确定暑期托管服务特色课程项目供应商,将口才、书法、器乐、爵士舞、传统文化课程等914节特色课送入学堂,以“官方带娃”的方式让假期无人看管的1100余名少年儿童在寒暑假有了安全又丰富多彩的好去处。
连日来,经过走访多个托管点,看到了各托管点根据各自的资源实际,开展了各自不同的特色课程:
——在河口街道河宁社区托管点里,50多个孩子正参与着丰富活动,他们围在老师身边认识艾草、薄荷等中草药,并动手制作驱蚊香囊,在体验神奇中医药的过程中收获知识与乐趣;
——在富海集团托管点,公司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围在一起跟着专业老师学习剪纸;
——在义和镇托管点,30余名孩子跟着志愿者参观义和庄革命历史文化展馆,听志愿者讲述战火纷飞年代的故事;
……
这一由政府统筹推动的托管服务,用贴心又专业的服务,切实为家长们排忧解难,让孩子们在假期里既能得到妥善照料,又能学到知识、收获快乐。“我很喜欢托管班,不仅能参加许多活动,还能交到朋友。而且在托管班写作业可以向老师提问,与同学相互学习,非常有意思。”在托管班学习的王筱玥小朋友的一番话,道出了孩子们对托管班的认可和喜爱。
“官方带娃”究竟有多贴心?与简单看护或校外补习班不同,河口区“官方带娃”有着清晰的规划与标准。托管班的时间一般安排为上午8点半到11点半,下午2点到5点半,有特殊情况的还可以灵活调整。为了给孩子们带来更好的课堂体验,每个学堂配备了1名专门负责人,至少2名兼职大学生,同时联动家庭教育指导员、社工工作者、关工委五老志愿者等力量,形成“安全守护+素质拓展+课业督导”三维教学体系。课程设计以“1+5+1”模式为核心,将学业辅导与五育融合素质课、实践体验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像神奇的中医药、器乐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收获满满,漆扇、剪纸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更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拓宽视野。正如负责课程设计的工作人员所说:“我们不仅要看好娃,更要带好娃,让孩子们在托管班有所学、有所获。”
安全是“官方带娃”的底线。河口区制定了包括安全管理在内的12项工作制度,设计每日签到表、接送登记等“分钟级”流程,还为托管学员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用制度与细节筑牢安全防线。“我家孩子今年9岁,家里老人年纪大了,实在没精力帮忙照看。让孩子一个人在家吧,我们又放心不下。还好有托管班,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参与河宁社区托管的家长王玉燕的话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在她看来,托管班的工作人员责任心强,还有大学生辅导作业,“孩子在这儿,我们既省心又踏实”。
家长们的认可,正是对“官方带娃”成效的生动印证。从寒假的21处托管点服务473名儿童,到暑假增至30处托管点服务666名儿童,河口区小学生假期“托管看护”行动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政府支持从解决“看护难”到实现“带好娃”,河口区的这项举措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生服务的温度。下一步,河口区将进一步强化统筹,推动各相关部门深度协同联动,凝聚工作合力,以更优的服务举措持续提升托管服务质量,让“官方带娃”真正成为破解假期托管难题的有效实践样本,切实为更多家庭缓解“带娃焦虑”,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陈同磊李怀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