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8日,我国育儿补贴申领正式全面开放。公众可通过支付宝、微信和各省份政务服务平台线上申领,也可到婴幼儿户籍地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现场申领。
据悉,育儿补贴制度的补贴对象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至其年满3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发放,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9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表示,截至9月10日上午9点,全国已提交超过2400万条育儿补贴申报信息。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动起坏心思,他们通过短信、社交平台发送虚假申领通知,实施诈骗。
领取育儿补贴
警惕陌生链接
近日,家住云南昭通的王先生收到了一条短信,大意是可以领取育儿补贴了。因为自己也符合申领标准,王先生就点进了链接。
王先生回忆,自己先是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然后填写了银行卡卡号、密码、账户余额。再下一步时,他感觉到不对劲,因为链接内页面让填写验证码。
王先生虽有所怀疑,但还是进行了操作。不过,在他填写验证码后,页面出现卡顿,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显示云闪付绑定到了别人手机上。随后,王先生报了警,在民警的帮助下,他将银行卡挂失,所幸没有财产损失。
“育儿补贴”政策的出台,本是为家庭减轻育儿负担的惠民举措,却被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对此该如何防范?教你识别骗子常用的两种套路,谨防被骗。
套路一
冒充政府部门 伪造“红头文件”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冒充卫健委、财政局等政府部门,或者盗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标识,打造高仿网站,一旦输入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存款就将不翼而飞。
警方提示
政府部门绝对不会通过私人链接搜集信息。
虽然这些网站页面逼真,但网址却暗藏猫腻。例如,多一个字母或少一个横杠,大家要仔细区分。
可根据以下方法进行分辨:
查来源。正规信息都是通过政府官方平台发布,凡是带有链接的私人信息一律删除。
看域名。政府官方网站的后缀一般都是gov.cn。
同时,注意不能开启屏幕共享和人脸识别。
套路二
声称名额有限 营造焦虑情绪
一些骗子潜伏进母婴群、家长群,声称“内部名额仅剩20个!立即扫码锁定”等虚假信息,试图制造家长的焦虑情绪。
警方提示
凡是表示限时领取、过期作废的,一律是诈骗。
此外,如果有所谓的“补贴”小程序或App要获取通讯录权限、短信读取权限、存储权限的,务必提高警惕!
育儿补贴如何申领?
认准官方入口
01
线上申领
线上可以通过全国统一的
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申领
该系统接入了
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服务平台
目前支付宝、微信
申请入口均已上线
搜索“育儿补贴”
即可找到官方小程序
进入后按照流程申领
支付宝搜索页面
微信搜索页面
02
线下申领
因特殊原因无法通过线上申领的
本次保留了线下办理渠道和人工服务
可关注所在地官方信息
申领时携带户口本、出生医学证明等相关材料
到婴幼儿户籍地乡镇、街道进行办理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大家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自主选择办理渠道
但无论线上线下
都要认准官方渠道
遇到可疑情况
可拨打110或96110
进行相关咨询举报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