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10日,第八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以“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推进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邀请国内外嘉宾分享城市可持续发展创新实践,交流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新路径和新模式。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指出,现代化人民城市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目标和路径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城市合作是实现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倡议国内外城市以创新为引擎打造活力之城,以绿色美丽为底色建设精明之城,以治理现代化为基石筑牢效能之城,以人民为中心铸就幸福之城,以国际合作为桥梁拓展开放之城,共同推进城市现代化发展。
联合国人居署东亚区域顾问、老挝办首席代表阿维·萨卡表示,面对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确定性,中国走出了一条以人民需求为核心、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城市建设新路径,为世界城市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实践范例,中国经验值得认可和借鉴。
在主旨演讲环节,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刘燕华提出,国际化是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重要路径,现代化人民城市国际化发展要关注产业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化发展布局,城乡融合与社会建设,治理创新与韧性发展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仇保兴提出,城市应积极发挥科创中心作用,创建宜居宜业环境,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吸引集聚创新人才,给予科创者最大的创新自由度,打造城市科创生态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学院院长杨开忠提出,“十五五”时期应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新安全观为指引,将“生态智能体”城市作为核心引擎,以现代化人民城市为实践场景,发展以绿色、智慧、韧性为标志的新质城市,构建人机协同的城市治理新范式,筑牢以人为本的幸福生活基底,确保城市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在专题交流环节中,多位专家、企业代表,从土地高效复合利用、低碳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应用、城市国际合作、城市更新、人工智能赋能城市发展等角度分享经验,深入探讨可行路径和模式,为城市内涵式发展提出专业建议。
城市中心智库丛书,包括《中国城乡改革发展前沿报告2024》和四本专著,《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研究》《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策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逻辑、衔接机理和实施路径研究》《交通新兴领域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及《社区自主更新动力机制和对策研究》《中国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AI赋能基层治理路径研究》三项研究报告在论坛正式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