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每年11月是“全球肺癌关注月”,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肺癌防治,增强防癌抗癌意识。11月21日,由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发起、觅健、咚咚癌友圈、熊猫和朋友们等患者组织以及百济神州共同支持的“千方百济行”医患科学交流活动在广州举行。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显示,我国每年肺癌新发病例数达106.06万、死亡例达73.3万,且发病率仍在持续上升。同时统计显示,我国肺癌的年龄标准化5年相对生存率稳步提升,从既往的18.7%上升至32.1%,标志着肺癌诊疗正逐步迈向“慢病化”管理的长生存新时代。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亚雷教授指出,我国积极开展肺癌早筛行动,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得以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而在治疗方面,创新免疫治疗方案正快速发展,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希望。
张亚雷教授介绍道,肺癌早期是治疗的“黄金窗口期”,患者有望通过根治性手术实现临床治愈。多项Ⅲ期临床研究相继证实,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复发风险,提高五年生存率,为更多患者带来了生存机会。
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张亚雷教授认为,晚期肺癌的治疗目标已经转向追求“延长生存”,总生存期成为临床关注的核心指标。伴随替雷利珠单抗等免疫疗法的广泛应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正逐步成为现实,5年生存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活动现场,患友代表也分享了自己抗击癌症的心路历程,同时呼吁社会各界给予肺癌患者更多关怀与支持,让抗癌之路不再孤单。(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姬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