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6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正式发布,报名通道于10月15日开启。本次国考在年龄限制上迎来历史性突破,首次将报考门槛放宽至38周岁,为更多有志者打开了大门。然而,在招录总规模略有收缩的背景下,预计超过350万的报考人数将使竞争更为激烈。如何在这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中精准定位,高效备考?
一、 招录大势:总量微调,结构优化向基层倾斜
2026年国考计划招录3.81万人,较2025年减少约1600人,标志着国考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这一转变主要体现在:
政策持续向基层倾斜:全国有2.8万余个计划补充至县(区)级及以下机构,占比超七成。对于艰苦边远地区,在学历、专业、工作年限等方面条件进一步放宽。
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约2.6万个岗位专门面向应届毕业生。
二、 广东视角:税务系统仍是“招录大户”,机会与竞争并存
在全国的招录大盘中,八大热门系统(税务、海关、金融监督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出入境边防检查、海事局、统计、铁路公安)依然是考生的主战场。其中,税务系统以全国招录25004人,占比65.6% 的绝对优势,稳居第一。
对于广东考生而言,税务系统同样是重中之重:
招录规模可观:2026年国考,税务系统在广东省的招录职位数为557个,招考人数为1300人。
竞争态势分析:虽然广东税务提供了大量机会,但同时也将吸引本省及外省大量优秀考生报考。考生需认识到,岗位虽多,但竞争激烈程度不容小觑。
三、 实战指南:五大报名技巧,决胜“第一步”
报名是国考成功的第一步,科学地选岗能有效提升成功率。南方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赵玲玲教授提出以下报名技巧:
技巧一:善用筛选工具,最大化利用个人条件
核心原则:选择限制条件最多、自身最符合的岗位。
操作建议:在职位表筛选中,依次锁定“专业”“学历”“政治面貌”“基层工作经历”等关键字段。如果你是应届生、拥有党员身份或具备特定职业资格证书,应优先选择要求这些条件的岗位,以过滤掉大量竞争者。
技巧二:关注冷门部门与偏远地区
不要只盯着热门城市的税务局、海关。可以适当关注如海事局、统计系统在粤东西北地区的岗位,以及铁路公安等系统。这些岗位报名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压力也较小,有时会有“捡漏”的机会。
技巧三:深入研究岗位备注,避免信息差
职位表的“备注栏”至关重要,里面常隐藏着关键信息,如是否需要经常出差、夜间执勤、体能测试(如公安类),或是否提供宿舍等。务必仔细阅读,确保个人情况与岗位实际要求匹配。
技巧四:把握报名时序,冷静观察再出手
国考报名周期较长(10月15日—24日),建议不要在前两天就急于报名。可以先注册账号,选定2~3个心仪岗位,在报名中期(如第4~5天)开始提交。此时大部分岗位的报名人数数据已更新,便于你判断竞争热度,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技巧五:精准对接专业,拓宽选择面
对于专业要求,如果岗位要求的具体专业名称与你的专业有细微差别,不要轻易放弃。第一时间电话咨询招录单位,确认自己的专业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可以查找与你专业同属一个专业大类的岗位,往往会发现更多选择。
四、 备考策略:紧扣大纲变化,实现精准突破
2026年国考笔试内容出现显著变化,备考需更具针对性。南方公务培训中心的专家提出以下备考建议:
政治理论成为行测重中之重:行测科目单独设置“政治理论”部分,题量达20题,分值高、范围广。这部分记忆性内容多,但仅靠考前突击效果不佳。建议系统梳理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方针政策及近年高频考点,配合模拟题进行针对性训练。若能借助专业辅导机构进行串讲与提炼,往往能事半功倍,实现成绩大幅提升。
专业科目是决胜关键:本年需要加试专业科目的岗位范围显著扩大,覆盖金融、公安等众多部门。专业科目成绩已成为入围的关键砝码。考生在报名后必须第一时间找到对应的考试大纲,将备考精力精准投入,确保在专业领域建立优势。
行测与申论的平衡备考:
行测:在政治理论之外,其他模块题量相应减少,因此更需提升做题速度与准确率。需调整复习时间分配,通过大量限时模拟来优化答题策略。
申论:持续关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文化自信等时事热点,积累相关政策和案例素材,强化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家总结:考公是信息战,更是策略战、方法战。科学规划是成功的一半。(南方人才发展研究院 供稿)